世纪之交,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命运受到广泛的关注,许多哲学家或在会议上发言,或写作文章,来反思它的过去,考察它的现在,展望它的未来。在人们发表的意见中,有一些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观点。其立论的根据大致有:
一、有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的哲学,马克思没有称自己的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有的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斯大林的哲学体系,有的人承认它是恩格斯的哲学,但很多人都不承认它是马克思的哲学。那么,马克思的哲学是什么呢?有各种回答:或是实践唯物主义,或是实践哲学,或是人本主义,或是实践人本主义,或是辩证方法。
二、有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些人认为,它是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的哲学,七八十年以来世界形势已经大大改变了。它没有反映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的科技革命。
三、有人认为,哲学不是知识,不可能成为科学,而是个性化的思想意识。这可以说是最极端的观点。大家知道,科学是有客观标准的,因而是能达到共识的,科学家有个性,他的思想无疑也有个性,但他的科学思想则具有高度共性,如果科学都个性化了,科学就不存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获得哲学史上人数最多的共识,就是因为它的科学性。如果它日益个性化,像宗教信仰那样爱信什么信什么,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被消解了。
上述现象的出现有外部条件,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部原因。外部条件有:国际形势半个世纪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苏东剧变,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双百”方针的认真贯彻,西方现当代哲学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内部原因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有若干基本问题尚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如何反映世界形势的变化?如何吸收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如何吸收西方哲学的合理因素?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份?等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今天面临两方面的任务,一是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一是建构与当代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也就是振兴、弘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应该指出,各种思潮向辩证唯物主义的挑战也是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极好机遇。不同观点的挑战可以推动辩证唯物主义面对新问题,提出新观点,这就是发展。对不同观点要通过对话,互相交流,自由讨论,在互相比较与互相补充中达成对客观真理的一定程度的共识。应该相信,只要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只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科学地研究,客观真理是会为哲学家们所普遍接受的,科学的为中国多数哲学家所认同的辩证唯物主义当代形态是会出现的。
但是,这个任务决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也许需要几代学者的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建议我国学者首先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举行一些小型研讨会,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一个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计划;第二,组织一批力量分头研究有关问题;第三,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形成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这一任务虽然不能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但四五年内拿出一批初步成果是可能的。